說起在寒冷的天氣中保持溫暖,鼠兔是優勝者。但這種適應是有代價的,并且可能使這些小型山地“居民”無法應對氣候變化。
隨著棲息地變熱,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鼠兔在避免滅絕上面臨一個重大沖擊:遷徙到更加涼爽和山上更高的地方。不過,即便它們能完成這一轉移,低海拔處的鼠兔也可能無法應對較高海拔處的低氧環境。生物學家在日前于加州舉行的美國博物學家學會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鼠兔包括約30個物種,全都生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它們可能已在生活的地方進化出特定的適應性變化。為評估高、低和中海拔居住者的功能性差異,研究人員比較了10個來自從海平面到5000米海拔高度的鼠兔物種。他們研究了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中的3個基因。這些基因編碼了利用氧氣產生身體所需化學能量的蛋白。
來自高海拔處鼠兔的蛋白似乎在這種轉換中表現得非常高效,從而有助于解釋為何它們在空氣稀薄的山地高處繁盛。生活在低海拔的鼠兔擁有一個看上去產生很多熱量但較少細胞能量的修改版本。對于保持溫暖來說,這很棒,但如果它們不得不遷移到高效利用氧氣至關重要的更高海拔處,這可能使它們的生存變得艱難很多。
如果鼠兔衰退,對于整個生態系統來說可能是個大麻煩:在青藏高原,鼠兔是在整個冬天保持活躍的最常見小型哺乳動物,從而為雪豹、鼬鼠,甚至熊提供了極少的食物來源。更重要的是,由于每只鼠兔的地下洞穴有60個入口,因此它們將部分陸地景觀變成了能吸收季風雨和減緩徑流的“海綿”,從而有助于使河流全年保持豐沛。